
咨询电话
17710707243
近年来,安徽省金寨县财政局根据预算绩效管理新形势、新要求,立足工作实践,探索“一二三四”工作法,推动绩效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助力财政高质量发展。
围绕一个目标,在制度保障上做文章。紧紧围绕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目标任务,着力构建“1+1+N”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即县委、县政府明确总体实施意见,财政部门制定实施方案,优化全过程各环节办法、操作规程,县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实行高位推动,财政、预算单位齐抓共管,各项工作实现整体推进。出台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压紧压实预算单位主体责任。
夯实两项基础,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一是夯实绩效指标库建设。该县每两年对绩效指标库进行一次“优化升级”,修改完善编制质量不优指标,新增需求度高、实用性强的指标,提炼出关键核心指标,并从严从优设定指标值。2023年,该县形成共性指标17大项340条、个性指标14大项6755条,打牢绩效管理工作基础。二是夯实过程管控。前移“事前”评估关口,对300万元以上的新增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对立项不精准、方案不完善、预期效益差的项目坚决不予支持;全县59个县直单位和23个乡镇填报绩效目标时突出产出和效果等关键性指标,实现绩效目标全面覆盖。加大线上线下“事中”跟踪监控,切实应用监控结果,解决“能上不能下”问题。规范“事后”绩效评价,对项目、部门整体支出全部开展绩效自评,县财政部门按单位数量不少于20%的比例进行抽查复核,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财政重点评价,为绩效管理“把脉问诊”。
突出三个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出实招。一是突出重点领域绩效管理。加强专项债券、政府购买服务、政府采购等项目绩效管理,根据相应的绩效管理办法,推进项目管理规范高效。在乡镇财政运行绩效评价管理上,围绕预算管理、民生保障、乡村振兴、“三资”代理、资金监管等五方面内容,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客观反映乡镇财政运行状况,找准薄弱环节,推动乡镇财政健康可持续运行。二是突出预算绩效监督审计。以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审计为主线,选取绩效管理、财政监督中的问题线索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审计,对绩效管理深度“体检”。发挥县人大监督职责,依法对重大项目、民生领域支出开展绩效审查监督。三是突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对闲置资金、低效无效资金,财政部门及时调整预算,统筹安排使用;对经济、社会等效益不明显的项目,坚决予以退出。2023年,该县完成15个重点项目、19个专项债券、3个乡镇政府财政运行及4个部门整体支出重点评价,评价资金40.8亿元,评价结果将作为下年度预算安排重要依据之一。
强化四个保障,在提升效能上求实效。一是强化部门联动协同。建立部门联席会商机制,财政部门牵头抓总,开展制度建设、组织协调、督查调度,预算单位主动承担绩效管理工作职责,推动绩效管理由财政“一家主导”到各单位“共同推进”转变。二是强化绩效信息公开。在县政府网站开设专栏,依法公开绩效目标、绩效自评和财政重点评价结果、预算绩效工作情况等,做到“应公开、尽公开”,不断提升公开质量,全面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强化绩效管理问责。综合运用人大监督、绩效审计及其他绩效管理检查结果,督促抓好问题整改,排查风险隐患,对截留、挪用资金,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给予严肃追责问责,切实维护财经秩序。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第三方机构、高校等合作,积极开展预算绩效等业务实操培训,加强绩效管理政策理论学习,培育一批业务素质过硬、工作作风优良的绩效管理人才队伍,为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