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电话
17710707243
广东省佛山市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通过建制度、拓维度、提效能、广延伸,加速推动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融合,打造出具有佛山特色的“三全”绩效管理体系,成功实现三年“三步走”目标,即在2020年市级、2021年区级基本建成“三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基础上,2022年开始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向镇街逐步延伸。
聚焦绩效管理体系化,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坚持总体设计、统筹兼顾的原则,逐步构建起预算绩效管理“1+1+N”制度体系。2020—2022年,全市出台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制度和细则共33份,全面厘清市级与各区、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单位)以及财政部门内部相关科室之间的职责分工。
聚焦绩效管理全方位,在拓展维度上下功夫。一是做深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选取产业扶持、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深入开展政策绩效评价,将绩效评价从单一年度、单个部门、单个项目向多年度、跨部门、全区域转变,综合评价政策效果,推动政策优化调整一批、取消实施一批。二是做实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在深入实施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同时,进一步压实部门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推动市级各部门主动对本部门和下属单位开展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三是做细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出台激励办法,积极开展区级财政管理绩效评价工作,从预算执行、盘活资金、库款管理、信息公开等多维度评价各区财政运行情况,通报综合得分排名,按排名对各区进行资金奖励或扣减。
聚焦绩效管理全过程,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一是“严”字当头,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评审。实行预算项目分类评审,全年项目入库即时评审、动态管理,为预算安排进行事前绩效把关。2020—2022年,全市共对4526个项目开展了事前绩效评审,涉及预算资金665.7亿元,评审核减预算资金
251.76亿元,核减率达37.82%。二是“常”字为要,开展事中绩效运行监控。依托财政信息化手段,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常态化掌握重点项目绩效运行情况。2020—2022年,全市共对861个项目实施资金绩效重点监控,涉及预算资金202.8亿元。三是“用”字为本,开展事后重点绩效评价。聚焦市委“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对各类重大政策、重点项目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完善政策、安排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形成反馈、运用、提升的良性循环和工作闭环。2020—2022年,全市共开展重点绩效评价264项,涉及预算资金625.25亿元。
聚焦绩效管理全覆盖,在横纵贯通上下功夫。一方面,实现所有财政资金、所有部门单位绩效管理全覆盖。市区两级预算绩效管理覆盖至“四本预算”,市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填报和自评全覆盖、全市各单位项目绩效目标填报和绩效自评全覆盖,同时,积极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债券等多领域绩效管理。另一方面,实现市、区、镇街三级绩效管理全覆盖。建立市、区、镇街三级联动机制,2020—2022年,全市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业务培训45次,鼓励引导各区因地制宜探索和创新预算绩效管理方法,并以“先行先试”的方式逐步将绩效管理向镇街延伸。截至2022年底,全市所有镇街均已开展绩效目标编报,九成镇街已建立基本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超七成镇街已开展绩效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