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7710707243

绩效新政丨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中绩效评价的应用讨论

图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财务支出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相关部门提出要不断创新预算管理的方式,重视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并利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真正发挥出财政资金的作用,从而在发展过程中实现提质增效。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中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探讨,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几点应用措施,以此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


图片

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中绩效评价的作用


首先,从政府要求角度来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可以进一步规范预算,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并且能够让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财政支出资金,有效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从事业单位自身的角度来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一种科学且规范的评价方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具有独立的指标体系,可以客观公正地综合分析、评价事业单位资金支出的效果,并且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对自身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全面的了解,也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找出财政资金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事业单位通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可以对后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进行明确,全面分析项目资金投入的预期价值,还可以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图片

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中绩效评价所存在的不足


(一)无法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目标进行准确设定 


在一定期限内财政支出所要实现的产出和效果为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并且绩效目标必须要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和明确性。但是,从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的执行效果来看,大多数事业单位所设定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的可操作性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大多数事业单位所制定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的指向性较差,并且制定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大多泛泛而谈,没有体现出目标的关键点和重点。其次,大多数事业单位并没有进一步细化和量化所制定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仅仅只是进行了主观性地描述,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最后,事业单位制定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缺乏可行性,没有科学合理地论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并且在制定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的过程中也没有对其可行性和实际可操作性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虑,这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真正发挥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作用。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缺乏科学性 


首先,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在选择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时并没有全面地了解具体财政支出项目相关数据信息的效用,往往选择一些辨识度较低的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并且事业单位所选择的共性指标并不能用于同类评价对象之间的相互比较,选择的个性指标与绩效目标之间的联系较少。因此,大多数事业单位所选择的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并不能将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评价对象的特性以及评价的要求全面、客观公正的反映出来。


另外,大多数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对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的全面认识,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选择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设定产生了不利影响。其次,大多数事业单位所选择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甚至一些事业单位所设定的定量指标权重和定性指标权重缺乏科学性。事业单位在选择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时没有坚持最优原则,并且大多数事业单位在选择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时也没有将指标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事业单位所选择的定量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出影响指标数据的一些潜在因素,也没有将数据信息所表达出的客观效果以及主观努力真实地反映出来,并且事业单位所选择的定性指标主观性较大,使定性指标的使用效果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项目的可信度。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不能选择科学合理地选择定量和定性指标,在选择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时也没有严格遵循优选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的原则,从而使得所选择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不能充分地表现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作用和效果,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科学有效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最后,事业单位在选择评价指标时没有将成本效益原则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使得项目后期的数据采集和信息生成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成本,也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在选择评价指标时没有严格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这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实际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绩效评价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压力,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在新时代中的发展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的选择缺乏合理性 


财政资金支出绩效的衡量标杆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绩效评价标准通常由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和历史标准等共同组成。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在选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时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第一,事业单位并没有全面透彻地分析不同标准所适用的特定环境,选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时也没有以具体业务的实际情况为前提,而且所选择的评价标准也没有满足相关评价工作的实际需求。第二,事业单位并没有利用监测环节检验评价标准的可靠性和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评价结果的质量。第三,因为大多数行业领域缺乏完善且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缺失了一些评价标准,这为事业单位评价标准的选择带来一定难度。 


(四)没有熟练掌握各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 


事业单位在选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事业单位并没有将业务活动自身所有的特征纳入选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的考虑范围之内,使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并不能有效运用于业务活动的评价工作中。其次,事业单位在选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一定程度上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事业单位在选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时并没有严格遵循定量有效结合定性、优先定量和简便有效的原则。最后,事业单位选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时倾向于选择简单的,从而使得所选的方法并不能将项目评价有关作业的动因深入反映出来。


(五)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缺乏科学性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既是为了将财政支出的使用效果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也是为了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应用评价结果。但是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仅仅只是为了做而做,并不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使得无法充分有效地发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作用。


(六)忽视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性。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过程中没有科学地分配资金,财政支出也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事业单位没有充分发挥出财政资金真正的使用效益。与此同时,大多数事业单位没有对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也没有对效果评价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从而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并不重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使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缺乏完善性和科学性,所开展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质量较低,不能有效指导后续工作,无法有效发挥评价效果的作用。
图片

事业单位强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几点措施


(一)不断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目标设定的准确性 


事业单位所设定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目标必须准确,这样能够全面反映绩效评价对象要追求的状态。另外,事业单位要进一步细化和量化所设定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目标,并且要提高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目标可行性的重视程度,所设定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目标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作业的操作过程中以及单位分析数据和控制管理过程中都能够顺利完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目标 。 


(二)选择正确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 


首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可以对被评价者的相关工作进行准确引导,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的形成环境是独特的,因此应选择和自身行业领域相似程度较高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其次,事业单位在应用选定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之前,要测试财政支出评价标准的可靠性和规范性。最后,事业单位在选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时,应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准则层和方案层的权重进行明确划分,从而得到科学且客观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 


(三)准确使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 


事业单位在使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时,首先要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独有的业务特点选择相适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并且一定要具有指向性。其次,事业单位应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具有清晰的认知和了解,要客观且公平地评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再次,事业单位要有效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优势,进一步量化项目支出作业的指标,并根据项目支出作业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取相适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最后,事业单位在选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时要尽量选择多元化和复杂程度较高的评价方法,并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不断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四)不断提高评价结果应用的合理性 


事业单位要提高对财政绩效评价结果有效应用的重视程度,并且单位内部预算管理的奖惩工作、年度预算资金的安排和调整工作可以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为依据。事业单位可以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作为单位内部员工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还可以将财政支出绩效考核与单位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进行有效结合,对单位领导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行为进行相应监督。此外,可以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引入政府信息的公开平台,为财政资金支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提供相应的机会和渠道。
图片

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支出持续时间长、项目投资的金额较大、社会对项目的关注度高,因此在新时代中行政事业单位应不断完善、优化财政支出管理中的绩效评价,可以有效衡量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只有通过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才能有效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措施,进一步完善优化自身的管理机制,从而有效发挥自身的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