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电话
17710707243
惠州市财政局积极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强化“大绩效”理念,聚焦“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多措并举,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五个模式”,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发展。
一、建立“1+N”制度模式,立稳绩效管理“四梁八柱”。自印发《惠州市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若干意见>的工作方案》以来,积极构建完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逐步形成“1+N”制度管理模式。如,制定落实《惠州市财政局预算和绩效一体化工作规程(试行)》《预算绩效管理委托第三方实施工作规程》《惠州市市级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管理工作指引》《惠州市市级涉农资金绩效管理暂行办法》《惠州市财政局抗疫特别国债“双监控”工作规则》等,不断建立完善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编制审核、绩效评价各环节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化。
二、建立源头管控模式,提高绩效目标与项目预算匹配度。深化预算源头管理,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编制机制,不断强化事前绩效评估工作,充分发挥事前绩效评估的撬动作用。落实落细过紧日子要求,坚持“目标+效益+问题”导向,对2022年的36个重大政策和项目进行审核,结合预算编制的“二上二下”,建立“二上二下”的评估模式,实现事前绩效评估和预算编制有机衔接。同时,结合“数字财政”系统,将全市所有一级预算单位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纳入申报范畴,实现全市部门、项目目标申报和审核全覆盖,提高绩效目标与项目预算的匹配度,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建立滚动管理模式,形成项目全生命周期预算绩效管理。在对重大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进行“双监控”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事中绩效评价试点工作,2021年选取“惠州一中初中部建设资金”等四个项目开展事中绩效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当年预算安排及调整的重要依据。其中“2021年度环卫一体化项目经费”和“2021年度惠城区公交TC模式运营费用”两个项目为三年滚动预算绩效管理试点项目,即在2020年末对两个项目进行预算绩效评审的基础上,2021年对这两个项目的支出进度和绩效进行事中绩效评价,并计划在2022年对这两个项目开展事后重点评价,形成项目“事前、事中、事后”闭环预算绩效管理,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建立“两全”评价模式,推动绩效评价拓围升级。一方面,对所有市直部门及市级财政支出项目开展绩效自评工作,自评范围继续实现“四本”预算全覆盖。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自评工作质量复核,督促有关单位根据复核结果进行整改落实。另一方面,按照“全方位”的目标稳步推进重点评价,科学选取评价对象,形成单一项目、政策、部门整体支出、政府性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金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多方位重点评价并驾齐驱格局,推动预算绩效管理。
五、建立挂钩运用模式,让绩效真正长出“牙齿”。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结果运用,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部门预算编制模式,压减低效无效资金,推动财政资源优化配置和提升管理效能。根据《惠州市市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评价结果为“良”以下的,按20%和40%的比例压减下一年的预算安排。继续加大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预算评审工作,将评审结果作为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同时,将部门单位绩效评价结果纳入预算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