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电话
17710707243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要求,财政部贵州监管局通过探索完善绩效评价制度、巧借外力缓解矛盾、提升绩效评价含金量、创新方式方法四举措,切实推动绩效评价取得新成效。
一、探索完善绩效评价制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在引导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评价的制度创新上狠下功夫,制定印发《财政部贵州监管局关于引导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评价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相关配套规程,按照“竞争择优、客观公正、内控规范、全程监督”的原则,充分考量公平性和效率性,创新引入竞争性评审方式,创新构建流程质量控制规范,创新实践全过程联动监督机制,在全国监管局中率先迈出制度化创新的重要一步。
二、巧借外力缓解矛盾。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将贵州省2019年度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自评、贵州省2019年度就业补助资金绩效自评等2个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自评结果抽查复核,并在第三方机构实施评价过程中做好政策指导和跟踪管理,对第三方机构提交工作成果开展质量考核,不断提高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标准,同时有效缓解了监管局人少事多的矛盾,为贵州监管局下步聘请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营造了良好开端。
三、扎实提升绩效评价含金量。按照相关要求的规定,贵州监管局积极开展了贵州省2019年度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绩效评价、2019年度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绩效评价、2018—2019年度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绩效评价,在评价工作中注重挖掘自身潜力和引入外脑专家相结合,探索完善“财政预算+财务会计+工程造价+行业专家”四位一体、优势互补的评价人力资源构架,从财政部审理反馈和贵州监管局质量考核情况来看,评价尺度把握准确,问题查找起到震慑作用,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
四、创新方式方法。通过直击数据“底层”,有效运用“大数据”方式解决“数据大”问题,实现数据精准“发声”,有力有序推进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科学客观开展。贵州监管局开展了贵州省2019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工作,通过提取相关基础信息数据,发现建档居民中有部分身份证号码不合法或重复,档案状态记录为“正常”的居民中部分为死亡登记人员,个别死亡后仍有服务记录等问题。提出了健全专项资金管理机制和制度、逐步消化结转结余资金、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共通、提升资金使用支出效益的建议,促进了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和精准化,切实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