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7710707243

什么是ESG及发展历程

ESG定义及发展历程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ESG,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作为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正逐渐成为衡量企业发展的新标尺。。本文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ESG及他的发展历程。

一、ESG的定义
ESG旨在衡量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具体来说:
环境(E):关注企业的碳排放与能源管理、资源使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企业需制定绿色采购政策、节能减排措施,加强环境成本核算,推动绿色技术的应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会(S):强调企业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关注性别平等、人权保护、社区健康安全等。通过管理培训、劳动规范、产品责任等举措,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治理(G):关注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性、风险管理能力、税收透明度等。企业应建立道德行为准则,确保董事会独立性及多样性,维护投资者关系,以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二、ESG发展历程

ESG理念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期,其发展历程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

萌芽阶段(上世纪中期-20世纪末):类似ESG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的伦理投资中。随着西方国家人权运动、环保运动和反对种族隔离运动的兴起,资产管理领域开始关注与这些运动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投资策略。

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末-2004年):1987年,《责任投资宣言》的发布标志着ESG理念开始形成。随后,全球首个ESG指数——多米尼400社会指数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ESG理念的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在此期间成立了金融倡议,希望金融机构能把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决策过程。

快速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200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ESG投资概念。2006年,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UNPRI)的发布对ESG概念发展和领域设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此后,国际组织、投资机构等市场主体不断深化ESG概念,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ESG理念。如今,全球范围内众多机构已将ESG因素纳入到自身的研究及投资决策体系中,许多国家的证券交易所及监管机构也相继制定政策规定,要求上市公司披露ESG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