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对新时代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作出部署。《指导意见》坚持“新时代”、“高标准”的总体原则,贯彻“三个统筹”的基本方法,从“四个维度”界定了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并从组织领导、制度机制、深化实践、沟通传播、监督考核等5个方面对相关工作实施提出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扎实开展。根据《指导意见》,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是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前提;“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与“提升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水平”是发挥功能价值的必然要求;“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是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相较于旧版本的指导意见,此次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在新时代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致力于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加强高水平ESG信息披露,不断提高ESG治理能力和绩效水平,增强在资本市场的价值认同。推动海外经营机构在海外经营管理、重大项目实施中将ESG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主动适应所在国家、地区ESG规范要求,强化ESG治理、实践和信息披露,持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6月4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制定发布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衔接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方案中指出,发布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优先聚焦电力、煤炭、天然气、燃油、钢铁、电解铝、水泥、化肥、氢、石灰、玻璃、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和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制定发布核算规则标准。
6月5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用全面翔实准确的监测数据客观反映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情况,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展和成效。公报显示,2023年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稳中改善。
6月5日,上海启动“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发布首批11项产品种类规则采信清单,从产品认证端出发,为上海推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助力。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立足“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指导长三角绿色认证联盟发布了包括钢铁、“新三样”等重点出口产品,以及家具、巴氏杀菌乳等民生消费品等首批11项产品种类规则采信清单,解决了产品碳排放的核算应当算什么、怎么算以及如何算得准等关键核心问题,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准确对接国际标准和规则提供保障。“‘产品碳足迹认证’可使产品从生产、贮存、运输、流通直至报废的碳排放都‘有迹可循’。”
“ESG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
(CASS-ESG6.0)发布会”召开
6月3日,ESG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CASS-ESG 6.0)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CASS-ESG 6.0)之一般框架》正式对外发布。《指南6.0》严格参照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原文及其结构顺序,设置包含环境(E)、社会(S)、治理(G)和“前言”(P)、“后记”(A)5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26项三级指标、165项四级指标,提供详细的指标解释,并辅以最新的企业案例,旨在打造一本既具有国际视野又符合本土国情的专业工具,协助监管机构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辅导中国企业编制符合监管要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报告。会上,举行了《指南6.0》90个分行业指南集中启动仪式。
6月5日—8日,2024年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开幕。本届碳博会主题为“走向碳中和之路”,将重点展示先进技术,诸如特斯拉的最新储能场景Megapack以及康明斯的零碳动力链新品等。展会期间,举办一个主旨论坛和六个平行论坛,讨论国际碳中和技术趋势和国内能源绿色转型等问题,并成立绿色低碳供应链联盟,发布《绿色供应链案例集》等,促进绿色低碳行业的贸易对接和技术交流。本届上海国际碳博会的展会总规模达到10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家企业参展。
6月5日,河南投资集团举行了《河南投资集团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白皮书》暨双碳智慧管控平台的发布会。这是河南省管企业发布的首个《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白皮书》。该举措旨在推动河南省国有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对全省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河南投资集团近年来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能源和环保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包括推动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并网绿电近360万兆瓦时、供给管道天然气12.51亿立方米,以及在全国建设41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固废处理规模占全省40%。
6月5日,康师傅推出“万物皆有yuán”项目,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领域全面升级企业实践。从源头种植到数智化生产,从物流运转到消费终端循环利用,康师傅以融合创新的生产方式,联合利益相关方,深度赋能全产业链,推动绿色增长,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6月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批准了意大利政府的一项可再生能源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创新技术和新兴能源项目,推动意大利的绿色转型,并符合欧盟的国家援助规则。此举标志着意大利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实现欧洲绿色协议的战略目标,减少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该计划将支持利用多种创新和新兴技术的新电厂建设,包括地热能、海上风能、热动力太阳能、浮动太阳能、潮汐能、波浪能和其他海洋能源,以及沼气和生物质能。预计这些新电厂可为意大利的可再生能源容量增加4590兆瓦。
6月4日,全球环境信息披露平台CDP发布全新升级的披露平台及整合版问卷,开启2024披露季,9月18日为获得评分的提交截止日期,10月2日问卷回复功能关闭。在全球强制信息披露趋势增强的大背景下,CDP此次平台升级和问卷整合旨在加快各相关方应对环境议题的行动速度,对标全球主流披露标准以及提高企业披露效率。CDP新版问卷将气候、森林、水、生物多样性和塑料等多个环境议题整合在一起,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评估其“运营、供应链和财务决策”中的环境风险、影响和机遇。CDP根据中小企业的资源和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了一份独立的问卷,以便在全球价值链的关键环节进行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