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7710707243

挖掘牛奶盒ESG商机!纸包装回收利用迎来新机遇

包装行业首个EPR试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饮料纸基复合包装回收利用专委会展示了纸基包装回收利用后的再生产品,包括可作为原材料的塑料颗粒、铝颗粒的样品。


何叶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我们常见的牛奶盒就是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由平均70%的纸板,与铝、塑复合而成,能隔光、隔氧、隔水汽,保护牛奶、饮料等内容物的安全与品质。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目录》,饮用后的纸基包装属于纸类可回收物。”


饮料纸基复合包装虽然是包装中的一个小品类,但由于行业长期投入,回收利用工作基础扎实,被国家列为率先进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的四个品类之一。自2018年成立以来,饮料纸基复合包装回收利用专委会探索出一条基于目标制的行业自律履责模式,履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何叶表示,生产者责任延伸(EPR)是一个涵盖多方责任主体的综合性制度,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同承担着多元化的责任。在过去几年中,专委会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构建了以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生产企业、灌装企业、销售企业和回收利用企业共同参与的“饮料纸基复合包装可持续发展协作体”,让产业链相关各方参与进来。此外,专委会还在不断完善履责工作的相关标准体系,以推动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更显著的社会效益。专委会每年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向相关主管部门和社会报告行业履责情况和进展。


目前,国内EPR的试点工作主要在电器电子、汽车、铅酸蓄电池和包装物等4类产品中开展。根据产品的环境和资源属性的特点,推行不同的履责方式。何叶介绍,以铅酸电池为例,价值高但环境污染严重,市场逐利的倾向可能导致环境受到不良影响。因此,生态环境部出台的废铅蓄电池跨区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成为政府干预的强制措施,要求铅蓄电池生产企业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以确保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而在家电领域,则是采用了基金制,征收产品回收的基金,由政府来管理,但该模式目前运用效果不佳。


而饮料纸基复合包装行业EPR创造性地实行行业自律履责模式,这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制度创新。经过将近4年的摸索和实践,饮料纸基复合包装行业的履责绩效得到了政府和第三方的普遍认可。何叶表示,专委会还在持续创新工作方式,为EPR试点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回收成痛点,破局需推动“两网融合”



尽管当前的回收技术已经成熟,但行业仍然面临着发展难题。牟晓燕表示,目前,通过再生利用所生产的产品货值尚无法全面覆盖前端回收再利用所产生的成本,瓶颈在于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分选难。目前仍有大量废弃包装没有被回收分选进入再生利用体系,导致再生利用产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由于复合包装的属性,在再生处理过程中需将包装材料进行分离,所以再生利用端的技术和设备与单一材质包装存在显著差异。”牟晓燕进一步介绍,早在二十多年前,利乐就投身于再生处理技术的研发与产能建设之中,经过不懈努力,逐步开发出适用于复合包装分离的设备与技术,并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再生处理产能体系。


在利乐的工作基础上,专委会成立后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再生处理工作,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一个11家分布全国各地的再生企业网络,总共具备35万吨的废弃饮料纸基包装再生处理产能。


“我们期望通过品牌商的参与,使消费者能够明确识别出包装的可回收性,并据此进行正确的投放。这是我们在标准制定领域所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何叶说道。目前,专委会已经制定并发布了专门针对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的回收标识,并鼓励品牌商在包装上使用,引导消费者将纸包装放入可回收垃圾桶。已有部分品牌商在其产品上采用了这一标识。


 此外,何叶表示,专委会每年都会开展专项工作,进行回收模式的探索与创新。“近两年来,我们也看到很多政策的利好。依托‘两网融合’的政策契机,专委会和市场化的回收企业合作,探索包装物的有效回收模式。”由于地域差异,各种回收模式的适用性也有所不同。“因此,各地区需要在综合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最为适合的回收模式。”


关于“两网融合”政策,国务院在2021年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鼓励地方建立再生资源区域交易中心。对两套回收体系进行整合统一,有助于不同类型垃圾能得到循环、再生利用。如何推动废旧包装的回收利用,未来还需进一步探讨新的回收模式。


近些年,“以竹代塑”制品成为一种新的探索绿色低碳的方式。何叶认为,“以竹代塑”是一种新的尝试,但新技术想要完全替代现有模式是非常难的。“以竹代塑”还在小范围尝试,面临的问题依旧是成本高,以及是否能真正对环境有益。牟晓燕也认为,对于已经成熟的商业生产来说,原材料变化涉及设备、供应商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还需要更多的科研创新投入。


饮料纸基复合包装作为一个小品类,已经在EPR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提高包装废弃物回收效率、充分使用再生利用产能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何叶表示,这需要整个回收体系里各方的共同努力,从各级政府、生产企业、品牌商,到终端消费者,都需要履行各自的责任。饮料纸基复合包装回收利用专委会及其协作体,将继续基于自身行业特质,在现有工作经验和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行业自律模式,实现饮料纸基复合包装资源化利用率的目标,并持续开展有利于推动回收再生利用的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