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电话
17710707243
2004年,联合国时任秘书长科菲·安南邀请50家世界顶级投资机构的首席执行官参加国际金融公司(IFC)与瑞士政府发起的倡议,讨论如何做出更好的投融资决策。2004年,作为上述倡议的成果,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在其发布的报告《关心者赢》(Who Cares Wins)中正式使用ESG相关表述,并号召全球金融机构与投资者将ESG更好地融入金融分析、资产管理与证券交易之中。 2006年,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列出6大原则、34项建议可行性方案,旨在引导并推动投资机构在决策过程中纳入ESG考虑因素。 此后,相关国际组织和全球主要投资机构持续深化ESG理念并创立相关披露标准、评级体系以及投资产品,逐渐形成相应的ESG理念、原则和标准体系,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投资指引。 用“天人合一”理解E,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用“天下大同”理解S,倡导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用“浑然天成”理解G,企业要有完善的机制体制来确保“天人合一”和“天下大同”的理念付诸实施。 ESG理念强调企业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提高治理水平。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引领下,市场对企业 ESG 表现及信息披露关注度不断提升。 2002.01 证监会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对上市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 2007.0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 鼓励企业自愿通过媒体、互联网或者企业年度环境报告的方式公开相关环境信息。 2007.12 国资委 《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将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纳入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2008.0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环保总局与中国证监会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环境监管的协调与信息通报机制,促进上市公司特别是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相关环境信息。 2010.09 环境保护部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 规范了上市公司披露年度环境报告以及临时环境报告信息披露的时间与范围。 2018.09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增加了“利益相关者、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章节,规定:上市公司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要求披露环境信息(E)、履行扶贫等社会责任(S)以及公司治理相关信息(G)。在修订说明中,证监会提到“积极借鉴国际经验,推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强化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作用,确立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 2021.06.28 中国证监会网站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格式准则。本次修改总体保持了原有框架结构,其重要变化之一,是将与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有关内容统一整合至“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修改包括以下一项:为协同做好“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等工作,鼓励公司在定期报告中披露为减少其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等工作情况。 2022.03.10 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科技创新局及社会责任局,指导推动企业积极践行ESG理念,主动适应、引领国际规则标准制定,更好推动可持续发展。 2022年,ESG相关监管政策和披露指引出台更加频繁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监管和制度建设工作逐步完善。上交所和深交所在自律监管指引中进一步明确ESG信息披露要求;证监会2022年4月在《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中,就增加了ESG信息。 2022年7月,由国资委研究中心立项,产权管理局、社会责任局作为指导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共同开展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课题。 2022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还首次举办了央企上市公司ESG专项培训,64家央企集团在京代表现场参会,320家其他央企集团及控股上市公司代表线上参加培训,共计98家央企和286家上市公司全程参与。 2023年7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工作。 《通知》关于专项报告编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课题相关情况报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模板》。 近些年,全球相关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全球主要交易所纷纷出台了ESG披露准则和标准法案。影响比较大的是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6月正式发布了首批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详见《ESG国际新规震动投资界,中国企业如何应对?》)。7月25日,国际证监会组织宣布批准ISSB发布的两项准则。 深交所各板块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 作为全球经济超级大国,中国也越来越重视将可持续发展原则应用到商业实践中,并将可持续发展和 ESG 原则视为制造强国和全球社会负责任成员的关键。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最新出炉,标志着我国首套完整的ESG信息披露指标参考诞生。随着央企实践ESG信披的全覆盖,国内统一的ESG披露标准也势必将强制性推广向所有A股上市公司。 91%(272家,截至2022年6月8日)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公司发布了2021年ESG报告,2019-2021年ESG报告发布数量持续增长,金融、公用事业和能源行业实现2021 年ESG报告100%发布。而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公司发布2019年、2020年ESG报告的比例分别为75%和83%。回溯过去三年,有越来越多的沪深上市公司开始实践ESG信息披露。 现在企业存在的价值,除了赚取合理利润外,也到了承担社会责任的时代。在ESG的社会目标中,好公司的评价标准除了要担负保护环境的责任,还应该创造社会公益价值,遵纪守法,保护居民和雇员、减少与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危机。 虽然ESG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熟悉,但如何衡量企业ESG水平仍然处于一个“非共识”状态。 总体看,企业ESG评价标准可以笼统分为两大类:ESG信息披露标准和ESG表现评级标准。两者的区别在于ESG信息披露是指企业针对其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具体实践进行信息披露,是企业非财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ESG表现是指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时,将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纳入考虑范围所做出的具体行动。 全球资本市场上,ESG第三方评级机构主要以企业ESG报告(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为重要依据,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发布企业ESG评分结果或相关指数,为投资者开展投资活动提供依据。 ESG评价跳出只关注企业财务绩效表现的藩篱,从环境、社会及治理的角度综合衡量企业价值。作为一种综合考量企业财务表现和非财务表现的评价标准,ESG对于“什么是好公司”进行了重新界定,力求促进企业在商业价值和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 随着ESG概念和内涵不断演进深化,国际组织和投资机构逐渐构建出多种评估方法,涌现出明晟公司(MSCI)、Sustainalytics评级机构、道琼斯公司(Dow Jones)、标普全球评级公司(S&P Global)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ESG评级机构。国外主要第三方ESG评级机构及其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二、践行ESG理念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和行动
践行ESG理念的行动:
三、中国推动发展ESG的政策
四、当前主流ESG信披标准制定机构
五、沪深两市主流ESG报告参照规则及指引
七、ESG报告信披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