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7710707243

云南实行省级预算绩效指标动态管理

近年来,云南省财政厅将省级预算绩效指标动态管理作为健全现代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用绩效指标之“活”推进绩效管理之“动”,并使之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相契合,贴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绩效。

2021年,云南省级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体系基本建成。为充分发挥这一指标体系的作用,云南省财政厅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引导部门围绕绩效指标是否体现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是否突出部门核心职能和特点,是否符合行业发展规律,是否便于考核和衡量等方面,进行全面检视。根据检视情况,省直部门主动提出动态调整需求,并完成44批次动态调整。其中,省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已主动两轮调整扩充本部门、本领域绩效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更新后,及时应用于部门预算编制,夯实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基础。

云南省财政厅还通过逐级分解,使指标更加精准。省级资金层面,建立省级业务主管部门—资金使用单位绩效目标管理模式;省对下转移支付资金层面,搭建省—州—县三级绩效目标管理架构,形成上级统领任务、基层实施支撑,上下衔接、相互呼应的绩效目标管理格局。结合不同项目执行主体的工作目标和项目特点,细化分解绩效指标,分解后的绩效指标随资金流向逐级落实至各部门(单位)的具体项目中。通过绩效目标的分解细化,使每一笔财政资金的方向更加明确、目标更加清晰。

云南财政注重实践验证,使指标体系更具操作性。各级财政部门在实施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运用关键性、延续性、代表性绩效指标,引导项目执行部门避免出现“重分配、轻管理”方面的问题。省财政厅实施重点监控时,优先选择最能反映项目(政策)实质、特征和核心内容的指标作为主要方向和侧重点,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补充相应核心指标,确保监控不走偏、有成效。如:开展航空应急救援服务经费项目重点监控时,选取森林火灾次数、森林火灾受害率等指标客观衡量资金使用效益,监控过程中同步补充了火灾当日扑灭率、参与救援及时性等指标客观反映项目实施质效。通过开展监控工作,将绩效指标与项目特性相比对,校验绩效指标设置与项目实际特性的契合度,并以监控结果为依据,指导部门修正或改进绩效指标,形成指标设定—校验—完善的良性循环,进而增强绩效指标对项目实施的引导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