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电话
17710707243
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组织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评价选取21个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的项目,目前评价工作已全部完成,有效促进了预算部门单位树立绩效理念和绩效意识。
一是评价资金规模大。本次评价涉及市级资金规模9.61亿元,比上年增加6.24亿元,共涉及22个市直业务主管部门、全部16个县区(含开发区、高新区、临港区、蒙山旅游区)。
二是评价准备充分。制定了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整体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职责、工作重点和措施要求;印发了绩效评价通知,明确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及时间、配合事项等。专门召开市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布置工作会议,就做好评价工作进行安排。局各相关科室加强调度督导,积极协调配合,重点把好方案制定、指标设置、报告撰写三关,确保了评价工作顺利实施。
三是重点指标控制得当。将资金使用拨付及政府采购合规性、项目支出与项目预算符合性、预算执行率、项目实际完成率等指标设为重点控制指标,如指标达不到标准,则相关二级指标整体不得分,如资金违规违纪金额达到总规模的20%,则二级指标财务管理得分为零分。同时,对定性指标占比、绩效指标占比、现场评价资金占比和评分区间、问卷调查等作出原则性标准。这些措施,对防止评价得分虚高,提高评价结果客观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业务监督指导有力。绩效科人员实行责任分工制,每人负责5-6个项目,会同各支出管理科绩效联络员,共同参与评价方案审核、现场评价跟踪指导、评价报告审核等工作,重点对各项目评价报告摘要进行撰写指导,促进了评价报告质量的提高。
五是评价结果有效运用。严格执行评价结果运用管理规定,对财政重点评价发现的问题,均向相关预算部门单位进行反馈,督促抓好整改落实。把绩效管理作为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强化绩效目标审核把关,主动提出项目绩效评价建议,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分配和管理挂钩,初步形成了全员抓绩效的良好氛围。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是国家级高端财经财会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深耕高端财经财会人才培养,在相关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设计开发、人才培养、组织管理的能力和经验。2023年,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牵头,联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资深专家和知名高校专家学者,经过深入研究中国推行预算绩效评价主评人能力水平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后,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比较优势,推出了预算绩效评价主评人能力水平项目,致力于为我国企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培养、输送从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预算绩效评价主评人能力水平项目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和《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以绩效评价行业执业准则为指导,以预算绩效评价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绩效评价市场需求、应具备的实操能力、专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培养专业能力突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够独立领导和组织开展本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应用领域的工作及其各项任务的专业人才,打造中国特色的绩效评价培养体系,帮助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系统、全面地开展全过程绩效评价,助力深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为实现中国财政体系现代化和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